2024年春节后,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唐庭斌教授带着二十余年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产品研发经验回到中国,加入浙江天喜厨电,担任天喜厨电研究院副院长。一年过去,这位兼具国际视野与技术深度的专家学者,不仅带领团队完成了多款创新型厨电产品的研发,更推动天喜厨电这家埋头创新的家电制造企业迈出了品牌全球化的关键一步。
从“土豆泥机”到“机械手臂”:从用户需求出发,结合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技术
初到天喜时,唐庭斌教授就给自己定下目标:用技术创新连接全球市场,新的厨电产品创新应该要源自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来自不同文化的烹饪习惯。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了解到美国家庭几乎每天做饭都要用到土豆泥,却没有专门做土豆泥的机器,都是先把土豆蒸熟了再用工具捣烂成泥,费时又费力。于是他带领研发团队针对西方用户开发了一款一体化的全自动土豆泥机,不仅能精准控制口感,还可通过手机APP定制“绵密”或“颗粒感”。不仅如此,这款机器还可应用于非洲市场,用于制作非洲人民的主食“西玛”,此外中东居民炖煮坚硬的鹰嘴豆,南美居民煮食各种豆子,也可以使用这样一款机器,市场前景广阔。
科技引领创新,为了能实现智能制造和智慧厨房,唐庭斌教授还组织研发团队,结合AI人工智能,做出了两只不同的机械手臂。一只可以用于抓取、移动,将来可以更好地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实现智能制造。另外一只仿生机械手臂,具有灵活的指间关节,五根手指都能独立活动,可以模拟人类完成抓取、捏握等各种动作。同时,它结合了传感器,可以贴在人的手臂上,接收生物电,通过操作者的脑电波来控制该机械仿生手臂的操作。它不仅能应用于厨电生产线,未来甚至可能进入家庭厨房,完成洗菜、切菜、炒菜等复杂精密的动作。
品牌出海:撕掉"代工"标签的攻坚战
中国制造业转型出海,自主品牌已经如火如荼,紧跟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已有很多企业如小鹏汽车、尼奥普兰、TCL等都成功出海布局,自主品牌在海外占领相当大的份额。唐教授认为天喜作为厨电制造业的翘楚,也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外贸出口如果是以OEM为主,利润空间非常小,而自主品牌的利润率可达40%,所以企业从单纯的代工生产转向自主品牌建设,是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2024年下半年唐庭斌教授在美国加州成功注册了国际品牌“APECOO”,并用“APECOO”在今年1月份的拉斯维加斯CES展(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包括迭代的自动饼机和最新的华夫饼机、土豆泥机、植物奶机、全金属空炸锅、咖啡胶囊制作机等。这些新产品吸引了不少商家纷纷前来尝试操作和购买样品。北美最大的电器连锁品牌Bestbuy(百思买)不仅当场邀请“APECOO”的产品入驻,还主动提出前三个月帮天喜重点推广,且不收取任何提成。另有Walmart沃尔玛,英国的Curry's等连锁集团也都纷纷抛来橄榄枝。
深耕国际烹饪文化,根据市场细分打磨产品并推向市场
天喜的自动饼机开发出来已有七八年,但尚未产生最大化的市场价值。唐庭斌教授曾被中东国家邀请过去讲学,自己也会讲阿拉伯语,有很多中东的朋友,深谙中东的文化和需求,他看到自动饼机后,如同发现了未被发掘的宝藏,主动请缨接手了这款产品的进一步迭代和推广。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细分人群,打造了不同的产品系列,比如针对中东的高收入人群推出土豪金版本,针对年轻人推出橙色、香槟金、中灰等各色外框,让饼机外观更加时尚质感、夺人眼球。还邀请了不少中东朋友前来品尝、反馈,再进行改进,充分做到用户参与创新,用户驱动创新。迭代后的饼机也在拉斯维加斯CES展上发布并大放异彩,当场就有人非得要买走,在加拿大、迪拜、沙特等地的经销商都已经拿到了订单。
万事开头难。这一年来,唐庭斌教授经历不断地磨合与调整,已把他的国际经验和行业前沿成功植入浙江缙云的创业土壤,并长出了翠绿的嫩芽。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的奇妙平衡,我们也期待着,他用这种"工程师+产品经理+战略家"的多维能力,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破译更多的关键密码。
(《天喜资讯》编辑部)

